昔日省厅处长调任果洛州局长,一段职场变迁与人际关系的反思

果洛 更新于:2025-09-14 06:19
  • 牵着牛蜗牛去散步
    的一个老同事,原来在省厅当处长。因与省厅一把手关系处得不好,被调到果洛州某局当局长。消息传到单位时,大家都替他惋惜——4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,从繁华省城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牧区,明眼人都知道这是“贬谪”。送他走那天,老郑红着眼圈说:“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,不行就早点申请回来。”他却笑着摆摆手:“在哪不是干工作,就当去体验生活了。

    到了果洛州,老李没先去局里报到,直接让司机拉他去乡下学校。车子在盘山路上颠了三个小时,他看到牧民的孩子踩着冻裂的路面往学校走,脸蛋冻得通红。那所寄宿学校的土坯房里,十几张上下铺挤着四十多个孩子,冬天全靠烧牛粪取暖。

    老李在学校住了一周,每天跟着校长巡查教室。发现学生宿舍的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,风一吹就呜呜响。他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五千块,让后勤主任赶紧去县城买玻璃和塑料布。又联系以前在省城认识的企业家,拉来两车过冬的羽绒服和棉鞋。

    第二年春天,老李跑了七个乡镇调研。牧民反映最多的是看病难,最近的医院离牧区有两百多公里。他打报告给州里,申请在三个大的牧委会建卫生室。为了这事,他在州里跑了半个月,又去省里找以前的老同事协调医疗器械。

    第三年夏天,老郑去青海出差,顺道去看他。发现老李黑了瘦了,两鬓添了不少白头发。局里的人说,李局长几乎每个周末都在乡下,不是去学校就是去牧场。牧民们现在都叫他“牦牛局长”,因为他像牦牛一样能吃苦,还总能帮大家驮回急需的东西。

    去年冬天,果洛州下了场大雪,牧区的路全被封了。老李带着几个年轻干部,开着铲雪车在前面开路,后面跟着拉草料的卡车。在雪地里折腾了三天,把草料送到了五个被困的牧业点。回来的时候,他冻得说不出话,喝了三碗姜汤才缓过来。

    上个月单位开视频会议,老李作为基层代表发言。屏幕里的他穿着冲锋衣,背景是牧民新居的红砖墙。他说现在牧区的孩子都能在有暖气的教室里上课,每个牧委会都有了卫生室。说到这些时,他眼里的光比在省厅时亮多了。

    散会后老郑给他打电话,问他还想不想回省城。老李在电话那头笑了,说前几天州委书记找他谈话,想让他再留任五年,把牧民定居点的后续产业搞起来。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日子,早上推开窗就能看见雪山,牧民家的酸奶比省城的任何饮料都解渴。

    现在单位里没人再提他当年被贬的事。大家偶尔聊起,都说老李是去对了地方。有些干部在办公室待久了,确实需要去基层走走,不是为了镀金,是为了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。就像老李说的,在哪都是干工作,关键是能不能干到点子上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