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瓷194
![]()
的一个老同事,原来在省厅当处长。因与省厅一把手关系处得不好,被调到果洛州某局当局长。消息传到单位时,大家都替他惋惜——4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,从繁华省城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牧区,明眼人都知道这是“贬谪”。送他走那天,老郑红着眼圈说:“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,不行就早点申请回来。”他却笑着摆摆手:“在哪不是干工作,就当去体验生活了。”
我们都叫他老周,去果洛的头三个月,他几乎没在微信群里冒过泡。直到那年冬天,老郑偶然刷到一条当地新闻,画面里老周裹着厚棉袄,蹲在雪地里帮牧民修补冻裂的水管,颧骨冻得通红,手上还沾着泥。老郑私下给我发消息:“这哪是体验生活,分明是遭罪。”
私下里大伙儿都猜,老周这怕是待不长。毕竟在省厅当处长那阵子,他办公室的保温杯里常年泡着明前龙井,开会都得讲究个会议室温度。哪见过这种阵仗?可春节前单位组织慰问,派老郑去果洛出差,回来后老郑愣是在办公室跟我们聊了一下午。
"你们是没见着,"老郑呷了口热茶,眼睛亮得很,"我到他宿舍时,墙上钉满了牧民家的分布图,桌上摆着本磨破边的藏语词典。晚上跟他住一屋,后半夜冻得我直打哆嗦,他倒好,裹着棉被还在改牧民定居点的规划图。"最让老郑意外的是,第二天去牧场考察,沿途牧民见着老周,老远就掀着藏袍打招呼,硬往他怀里塞风干肉。有个阿妈拉着老郑的手直抹眼泪,说要不是周局长跑前跑后,他们冬天还得喝雪水。
开春后,老周开始在群里冒泡了,不过发的全是工作照:牧民新居的奠基仪式、光伏电站的开工现场、孩子们在新建校舍前升国旗。有回他晒出张照片,自己站在牦牛群里,黑瘦了一大圈,两颊晒出高原红,笑得露出白牙。配文写着:"海拔高,境界更高。"底下老郑带头刷屏:"向周局学习!"
去年夏天我去果洛出差,特意绕路去看他。车子刚进县城,就见路边立着块大牌子:"浙江援建·牧民文化广场"。老周正在广场指挥工人装健身器材,迷彩服袖子卷到手肘,晒得跟当地牧民一个色号。他拉着我在新建的藏式茶馆坐下,要了壶酥油茶,掰着指头说:"今年冬天就能通暖气了,明年再把冷链物流建起来,牦牛酸奶就能运到省城去。"说起这些,他眼睛里闪着光,哪还有半分当年省厅里的消沉。
上个月单位人事调整,厅长特意打电话问老周要不要回来。我们都以为这回他该动心了,毕竟女儿明年就要高考。没想到老周在电话里哈哈笑:"我这儿正忙着呢!等把生态牧场建起来,让牧民们的钱包都鼓起来,再说回去的事儿。"挂了电话,厅长在大会上感慨:"有些干部,就得放到基层的熔炉里炼一炼,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啥。"
现在老周的朋友圈成了我们的"扶贫攻坚学习专栏"。前几天他发了段视频,牧民们开着新买的皮卡车去草场,车载音响里放着藏语版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配文还是那句老话:"在哪不是干工作?"只是这回,我们都读懂了话里的分量。老郑说得对,有些人看着是被贬谪,实际上是找到了真正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