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厅处长变果洛局长,揭秘老同事职场转折背后的故事

果洛 更新于:2025-10-06 02:35
  • 梦在大洋彼岸545
    的一个老同事,原来在省厅当处长。因与省厅一把手关系处得不好,被调到果洛州某局当局长。消息传到单位时,大家都替他惋惜——4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,从繁华省城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牧区,明眼人都知道这是“贬谪”。送他走那天,老郑红着眼圈说:“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,不行就早点申请回来。”他却笑着摆摆手:“在哪不是干工作,就当去体验生活了。

    没想到这体验生活,老周还真就扎下根了。头年冬天通电话,背景音里全是呼呼的风声,他在那头扯着嗓子喊:“刚巡完牧回来,牧民家的奶茶真香!”我问他高原反应扛得住不,他笑哈哈说现在扛着氧气瓶都能写材料。后来听省厅去调研的同事说,老周带着局里人在雪地里走了二十多天,把全州的草场都摸了个遍,笔记本上记满了藏汉双语的备注。

    第二年春天,果洛那边传来消息,说老周争取到一笔生态保护资金,要给牧民盖标准化暖棚。有人背后嘀咕,这老周是不是傻,把钱花在那种地方。可年底新闻里就播了,雪灾过后其他地方牲畜损失惨重,就老周他们局管的片区,因为暖棚结实,牧民没受啥大损失。我跟老郑在食堂看电视,老郑嘴里的馒头都忘了嚼:“这小子,还真干成了。”

    去年夏天我去青海出差,特意绕路去果洛看他。车子刚进县城,就瞅见个晒得黢黑的汉子蹲在路边吃西瓜,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,裤脚还沾着泥。我差点没认出来,那居然是老周。他见了我乐得直拍大腿,非拉着去他家吃饭。两居室的房子里,墙上贴满了牧民送的哈达,书架上摆着半柜子藏语书。他老婆端出盘手抓羊肉,笑着说:“老周现在回家都跟孩子说藏语,搞得我都快听不懂了。”

    晚上在县城散步,碰到几个藏族老乡,老远就跟老周打招呼,用生硬的普通话说:“周局长,明天去我家喝新酿的酸奶。”老周拍着人家肩膀,答应得爽快。我问他:“后悔过吗?”他望着远处亮着灯的牧民定居点,慢悠悠说:“刚来时是有点憋屈,后来发现牧民其实特实在,你对他好,他就把心掏给你。你看那些暖棚,冬天能保住牛羊,孩子们就能安心上学。咱这辈子,能做成这么件事,值了。”

    今年开春,省厅人事调整,听说有领导点名要调老周回去,还给了个副厅长的位置。我赶紧给老周打电话,他在那头嘿嘿笑:“不去啦,这边牧民刚搞起合作社,我得帮他们把销路跑通。再说了,我这身体,现在回省城反倒不适应了。”挂了电话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想想也是,有些人当官是为了往上走,可老周这样的,在哪儿都能把根扎下去,活出自己的滋味。老郑后来跟我说,他儿子考大学,非要报青海的学校,说要去周叔叔待的地方看看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