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省厅处长调任果洛州局长,一段人事变迁的职场故事

果洛 更新于:2025-10-01 03:24
  • baobeima731225
    的一个老同事,原来在省厅当处长。因与省厅一把手关系处得不好,被调到果洛州某局当局长。消息传到单位时,大家都替他惋惜——4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,从繁华省城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牧区,明眼人都知道这是“贬谪”。送他走那天,老郑红着眼圈说:“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,不行就早点申请回来。”他却笑着摆摆手:“在哪不是干工作,就当去体验生活了。

    到果洛的第一个月,他没急着进办公室。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出门,跟着局里的老同事下乡。果洛的冬天来得早,九月底就飘雪,车子在冻土路上颠得人骨头疼,他裹着军大衣坐在副驾,手里拿着个旧笔记本,见人就问。

    牧民扎堆的帐篷里,他蹲在火炉边听老人说难处。“煤太贵,去年冬天烧不起,晚上盖三床被子还冻得睡不着。”“牦牛绒好是好,收的人给价低,运出去还得自己找车,不划算。”他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,字迹被高原的风吹得有点歪。

    回局里后,他翻出省厅通讯录。以前在省厅管过物资调配,认识几个煤炭企业的老板。他打了三个电话,没人愿意接——果洛太远,运输成本高,利润薄。他没放弃,第二天接着打,最后找到一个早年受过他帮忙的老板,对方叹口气:“你这调过去还真干活?行,我给你协调两车平价煤,运费我出。”

    煤运到县城那天,牧民开着拖拉机来拉,排了半条街。一个戴羊皮帽的汉子握着他的手,手上全是老茧:“张局,你是真来做事的。”他摆摆手,跟汉子说:“煤是暂时的,咱们得想长久办法。”

    他又盯上了牦牛绒。局里年轻人会玩直播,他让人家教他。第一次对着镜头,他紧张得手心冒汗,手里举着块牦牛绒围巾:“这是果洛的东西,纯手工的,保暖,你们看看。”播了一个月,没几个人看。他不泄气,联系以前在省城认识的服装厂,寄了样品过去。对方看中了绒的品质,签了长期收购合同,价格比原来高两成。

    今年开春,老郑去西宁出差,碰到果洛局里的人。对方说:“张局现在忙得很,牧民天天来局里找他,说要请他喝酥油茶。”老郑想起当初送他走的样子,突然觉得,那哪是体验生活,是真把根扎在那儿了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