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2652133807724
![]()
的一个老同事,原来在省厅当处长。因与省厅一把手关系处得不好,被调到果洛州某局当局长。消息传到单位时,大家都替他惋惜——4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,从繁华省城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牧区,明眼人都知道这是“贬谪”。送他走那天,老郑红着眼圈说:“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,不行就早点申请回来。”他却笑着摆摆手:“在哪不是干工作,就当去体验生活了。”
这位老同事姓李,叫李建国,我们都喊他老李。他到果洛州报到那天,一下火车就懵了,那风刮得跟刀子似的,吹在脸上生疼。局里给他安排的宿舍,墙皮都掉了,晚上睡觉,感觉脑袋里有无数只蜜蜂在嗡嗡叫,那就是高原反应。第二天一早,他没顾上休息,就拉着办公室主任问情况,问牧民最缺啥,最盼啥。
头一个月,老李几乎没在办公室待着,天天往牧区跑。有次去一个偏远的牧点,越野车陷进泥里,手机也没信号。后来还是牧民骑着马找到他们,用牦牛把车给拖出来的。晚上在牧民家住,喝着酥油茶,听着牧民说孩子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,老李一宿没合眼。
回来后,老李就盯上了教育和修路这两件事。他先是跑到州里,又跑到省里,磨破了嘴皮子要钱。起初人家都不太待见他,觉得一个“被贬”的处长能翻起什么浪。老李也不争辩,就把牧民家孩子的照片、破学校的照片给人家看。有回在省教育厅门口等厅长,一等就是大半天,午饭就啃了个干馒头。
慢慢地,还真让他要到了一笔钱。他先把乡里的中心小学翻新了,又盖了几所牧民定居点的教学点。孩子们终于能在暖和的教室里上课了。开学典礼那天,好多牧民自发地带着哈达来感谢他,老李眼圈都红了,他说:“这都是我该做的。”
可麻烦也来了。省厅原来那个一把手,不知从哪儿听说老李在果洛搞得有声有色,心里不痛快,就派人下来“检查工作”,鸡蛋里挑骨头,说他花钱大手大脚,不务正业。老李也不怵,把账本往桌上一摊:“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,花在牧民身上,我问心无愧!”
后来,那位一把手因为贪腐被查了,这是后话。当时老李可没心思管这些,他正带着人修牧道呢。高原上修路不容易,夏天泥石流,冬天冻得地都开裂。老李跟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,晒得黢黑,人也瘦了一大圈。有次突发心脏病,被紧急送到西宁抢救,医生说就是累的。老郑给他打电话,劝他别这么拼命,老李在电话里哈哈笑:“没事,我这条命硬着呢,还得给牧民多干点实事!”
就这么一晃五年过去了。老李没提过调回省城的事。去年我们单位组织去青海旅游,特意去果洛看他。那变化可真大,路修通了,学校新了,牧民家里用上了太阳能,有的还买了小汽车。老李带着我们转,牧民们见了他,就跟见了亲人一样,拉着他的手不放。他跟我们说,他儿子今年高考,也报了青海的大学,说要毕业后回来帮他。
现在老李,是果洛州的一张名片了。去年还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。领奖台上,他还是那句老话:“我没做啥惊天动地的大事,就是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。”
看着老李现在的样子,再想想五年前他刚去果洛时的情景,真是让人感慨。你说,这人啊,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,对吧?要是你遇到老李这样的事,你会选择去那么艰苦的地方从头再来吗?